close

 

在您繼續閱讀以下內文之前,敝人必須先做一點簡單的聲明:

本人無意與各大小語言補習班為敵,也不是要針對任何一個補習班或老師進行抹黑,此篇文章只是鄭老師在教學之餘,對於學生在學習英文時的觀念有感而發而已。

 

 

 

 

 

迷思(一)『英文很簡單』??

相信各位從小到大所得到的資訊都是同樣的一句話:"英文很簡單"。 要打破這個迷思,其實可以從兩件事來得到印證:

1. 這個資訊跟我們實際所接觸的卻有很大的出入。學英文的過程總是有很強很大的挫折感,因為英文真得很難。

2. 街道上,英語補習班越開越多,大班制,小班制,精緻班,外師班,文法班,一應具佺,應有盡有。

各位想一個邏輯:如果英文很好學,那麼你有什麼需求去上補習班?而這跟台灣是否跟國際接軌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就算是國際接軌的理由,而英文又很簡單好學,那大家都自己學就好了,為什麼甘願付錢去補習班學英文?

因此,打破『英文很簡單』的迷思就是面對現實:英文很困難!

 

 

 

 

迷思(二)『學英文不用背單字、不用學文法』??

這個迷思更是不少書籍與廣告最愛用的一句話,我將它歸類"譁眾取寵"的廣告口號,而現在它竟然成了不少人心中不變的信仰,因為這句話溫暖了學英文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挫折感。因而誤導了許許多多眼光短淺的讀者。算是害人不淺。
試問,如果你是文盲,連字都看不懂,你要從哪裡開始學一個語言?
小朋友學講話也不是從認字開始的阿?可問題是,你是小朋友嗎?當然不是,你已經是一個具有獨立判斷思考的成熟大腦,你學習的過程不再只是"單純的接受"。因此,你不能拿你的情況和小朋友的情況放在一起比較。 再來,小朋友學語言從講話開始,那是因為在家有人跟他講那個語言,他有這個環境可以讓他從講話開始。而我們是身處台灣,盡管台灣正朝國際化的方向走去,但是我們家庭,學校,社區,公司,等等仍然都是全中文的環境,我們又該如何從"講話"開始學習英文呢?當然不行!

打破這個迷思就是,台灣的學生與成人要學英文一定要從認字(背單字)和學句型(文法)開始。才能夠紮實地學好英文。

 

 

 

 

迷思(三)『要把英文學好,有捷徑』??

如果有人偷偷告訴你,我有大樂透的頭獎號碼,我可以給你,但是你要付給我錢,請問,你會不會相信並花錢買這個頭獎號碼? 如果你不會,而且你認為那個人根本是神經病,那你怎麼會相信這個世界上學英文有捷徑,然後還花錢去上那種宣稱"快速學習法"的課程呢?這不就好像花錢買樂透頭獎號碼一樣無稽嗎?

打破迷思:學英文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步踏實地學單字學文法才有成功的一天!

 

 

 

 

迷思(四)『發音要正確,KK音標最重要』??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以"有效溝通"為主要目的(甚至是body language, 肢體語言)。而所謂溝通則以口說為第一使用工具,而英文的口說技能基礎,大家一定不假思索的回應:KK音標,所以,拼命地背KK音標符號,甚至將其奉為來自上帝的符號,不熟不行。但是卻忽略了一件事,"符號"不會發出聲音,是你才會發出聲音!也就是說,在記住KK符號的同時卻不願意開口練習該符號的發音,你就算把43個符號背到滾瓜爛熟,你的英文發音仍然不可能進步。

然而,我不是說KK音標不重要,而是我們對KK音標的觀念必須重新檢視,KK音標只是幫助我們了解一個單字的發音方式,我們的目的是要知道該字的發音,而不是刻意地要去記這該字的KK音標。

背誦一個單字的KK音標是最沒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學KK音標,只要能夠做到:看到符號,知道發音,就夠了。一個單字的發音是否正確,是要靠大量的練習。

打破迷思:你的發音正確與否取決於你對該單字的熟悉程度,而不是你知道該單字的KK音標與否。

 

 

 

 

迷思(五)『講英文有中文腔調不等於英文』??

講中文時,有台語腔或有北京腔,算不算講中文?每個人講話的時候一定會帶著自己母語的腔調,這是非常自然的。所以,講英文的時候,帶著你的母語腔調又有何不可?相同地,你遇見一個老外,他跟你講中文,但是卻帶有英語腔調,"水餃" 與 "睡覺" 永遠會讓你搞混,你也永遠聽不清楚他到底是要 "上船" 還是要 "上床" ,難道你會認為他講的中文不是中文,而是英文?不會吧。

當你講一個非母語的語言時,若要剔除母語腔調,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那個語言變成你的母語。但是,如此一來,你可能就會和你的母語環境出現一種"切割"的現象。值得嗎?

打破迷思:帶著母語腔調的英文,也是一種美麗的特色!

 

 

 

 

迷思(六)『外籍老師才會教得好』??

不管你自己本身承認與否,台灣社會普遍充斥一種 "外國月亮比較圓" 的觀念。以我本身為例,我去應徵英語教學工作,我是本土台灣人,與另一名美國來的金髮大胸應徵者競爭;我有教學經驗,他不但是大學剛畢業,更沒教學經驗,而且,他的薪水要求比我多出30%,結果,他被錄用,我繼續等通知,最後不了了之。我其實不會怪罪這間補習班,因為我深刻了解這是"市場"所趨,也就是帶小孩來補習班的父母本身就只相信我的小孩的英文一定要給外國人敎,才叫做有品質。

但是,我必須要反問,外籍老師知道你的小孩的學習習慣嗎?你的小孩真的能夠適應外籍老師嗎?還是只是像去動物園看熊貓的心態而已?

打破迷思:中籍老師敎的絕對比外籍老師更好,因為我們理解你的需求。

 

 

 

 

迷思(七)『出國就可以把英文學好』??

請先確定,你到了國外之後,你遇到的人全都是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士,否則,你就算待在美國一輩子,你的英文仍然只會跟待在台灣時一樣地爛。人是一種群聚的動物,而人又更對說同樣語言的人有莫名的親切感,更何況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當然會與你說同樣語言的人聚集在一起。這是必然的,除非,你刻意地去親近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且刻意地避免以中文為母語的人,但是,這麼做,值得嗎?!因此,出國不一定會把英文學好,不出國也不一定無法把英文學好!

打破迷思:出不出國跟學不學好英文,沒有絕對的關係,就算有,那也只是你的想像與錯覺!

 

 

 

 

迷思(八)『中式英文是 "錯誤的" 學習方法』??

中文與英文在一些表達上的確有不同之處。但是,基本上,中文的句型結構與英文的句型結構有80%的相似程度,差別僅在於用字的精準程度而已。因此,中式英文不全然正確,但是,卻是"入門"的最好方法!

打破迷思:中式英文不是錯誤,只是不夠精準!但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迷思(九)『學英文最好以 "英文" 來思考』??

人的思考習慣一定都是以"母語"來思考,絕對不可能是用一種不熟悉的語言來思考。因為,你根本就還搞不清楚英文的語言邏輯,你又如何能依賴它還進行思考?

打破迷思:用"狗語"來思考,你就聽的懂"狗語"了!

 

 

 

 

迷思(十)『學英文最好越早越好,最好從"幼稚園"開始』??

你何不從懷孕開始就讓你的小孩學英文?有一句廣告詞非常地紅,甚至根本已經成為許多父母行事的依據,"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我看過太多太多孩子從國小開始學英文,學習6年期間,成績都很好,但是到了國中,什麼都聽不懂,甚至一升到國二,直接放棄英文。這種例子,太多太多了。

最近,我收到一個國二的學生,班主任在上課之前提醒我,這個孩子的英文底子不錯,上課中,便與他閒聊一下,得知他在來班之前是在另一間連鎖的英文補習班上課,該班的特色是將英文課程分為14級,從國小到國中畢業為止,期間晉級是以考試為主要依據,這個孩子已經晉級到12級,照理講,底子應該真的不錯,我便放心地上課。殊不知,上完一堂課之後才發現,他就像是以前根本沒碰過英文一樣的孩子,文法觀念,一問三不知;基本動詞,張三李四傻傻分不清。結果,現在班上私底下都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就叫做 "12級",你覺得這是霸凌嗎?如果是,你希望這種情況發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嗎?如果不希望,那就請您再多思考一下,你是否該讓你的孩子到那樣的補習班?至於前文中的這位孩子,我正在盡自己最大努力來改正他的學習觀念,以及他的學習方式,以期他能在國三畢業之前將英文救回來。

最後提醒各位父母,連鎖補習班的"分級制"的唯一目的只是要將你的孩子"鎖"在該班,讓你捨不得離開這個班,因為你會覺得可惜,這就是他們的唯一目的。

打破迷思:你的孩子絕對有可能不只輸在起跑點,甚至有可能死在起跑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DSCN02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清華英文文法 的頭像
    鄭清華英文文法

    鄭清華英文文法

    鄭清華英文文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